超級小地鼠這次介紹給大家的台北公車路線有兩條在蘆洲,兩條在景美。一起來看看它們。
14路是延長過而且大改版的路線,原來的版本是菜寮-台北車站,走台北橋,過橋後走重慶北路南下到後車站然後轉長安西路-中山北路-忠孝西路,經過前站再從延平北路折返,類似三重客運的走法,只是多走前站而已。八十年代初期它推出副線,從菜寮直接過忠孝橋到台北車站,大受歡迎,結果和232一樣出現了副線凌駕正線的情形:據維基百科資料是正線曾經改號為526,但沒多久就停駛(和221正線改成659一樣,等於脫了褲子放屁!)。而副線改成正線並且於九十年左右延長,走三民路接中興路到蘆洲,但是還沒到蘆洲鄉中心所以還是一段票路線。十多年前因為灰窯地區人口漸增,14路再次延長路線,走九芎街、長安街、長榮路到蘆洲捷運站再到監理站回總站,也就是繞了一大圈變成兩段票路線而且是長安街上最重要的公車,班次多於同樣也繞行長安街的232。
同樣也是蘆洲站的274則和台北客運的275是兄弟路線,但是現在根本看不出兩者之間有何關聯。這就要從四十年前說起:之前小地鼠介紹過275的前世今生,提到過以前有一條南勢角-三重的路線309(反倒是後來中和再也沒有公車能到三重,933不能算),此線後來被拆成274和275兩線行駛。275圓通寺-台北車站,和現在的差異是直走基隆路左轉信義路-杭州南路-忠孝東西路到台北車站;274三重-公館,從龍門路出發後過台北橋,下橋後很快轉涼州街再轉延平北路南下(和其他公車都走重慶北路南下不同),然後轉南京西路-塔城街-忠孝西路,從台北車站到公館之間就和當時的275重疊。八十年代初期它改版變成不到龍門路而是往穀保中學走到蘆洲,並且推出區間車只到台北車站,公館全程車只剩一天一班,等於砍掉後半路線,沒多久後全程車停駛,變成現在的一段票路線。
74路根據75年版的公車手冊是欣欣客運的路線,而且把它和278畫在一起。此線從建國北路站出發走民族東路-復興南北路-和平東路-羅斯福路-興隆路-景興路-羅斯福路折返。不知何時它改成公車處經營,八十年代初期回程變成走民權東路轉建國北路,長期以來沒什麼變化。
505很值得一提的是它曾經延長過也曾經縮線過,而且是公車處不善經營的明顯例子。505和508是500開頭路線中僅存的兩條元老路線,其他502﹑503﹑504﹑506早就消失了。505本來是復興北村-景美,從復興北路出發後走民權東路-松江路-新生南路-羅斯福路到景美折返,都沒有繞遠路,是一條很直的路線所以也和當時的280﹑290一樣是松江-新生南路的主力公車。小地鼠也和它有一段情緣,因為以前在附中唸書,有時不想搭204就會從公館轉永和回家,這時就可能搭到505。可是現在松江-新生線上最強勢的公車卻是當時根本還沒出現的642和643(280還健在,290早就不行了),那A按呢?
原因就是八十年代中期新店客運加入台北聯營公車的經營。早期新店客運的路線全都是公路客運而不是聯營公車,八十年代中期505延長到新店,變成公車處和新店客運聯營(類似公車處的27路延長到新莊變成和三重客運聯營299),之後捷運通車,新店客運力求轉型,推出很多捷運接駁公車並且推出642青潭-復興北村,和505都重疊,從此兩家公司拆夥,505又變成公車處獨營。九十代初期505頭端延長到濱江街,從松山機場北側的飛航總台出發,走上下塔悠轉撫遠街和三民路到民權東路接原線,尾端則縮線到公館。改走民生東路並且尾端恢復行駛至景美。
小地鼠說:明明就是差不多的路線,新店客運經營得有聲有色,642後來還加碼推出副線,就是現在的643錦繡-復興北村,為何505卻自廢武功,放棄新店的經營,班次還越來越少?由此可見公車處很遜,不會經營,到底行不行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