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鼠的「時光客運」參考資料中,有一本台灣商務印書館的黃得時著作「臺灣遊記」。相信大家對這本書都很陌生,小地鼠今天來介紹這本書。
首先要談一下黃得時何許人也?他是日據時代出生的臺灣文學家,也可說是本土作家,曾任職於報章雜誌社,也很重視兒童文學,台灣遊記這本書也可做為兒童讀物。還當過台大中文系教授,1999年逝世。他的作品好像有編成「黃得時全集」出版,但小地鼠看過他的唯一的作品就是這本臺灣遊記,1967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後來應該是有再版,做為該館「人人文庫」的一冊,本鼠引用的版本是1973年。這本書十多年前在土城鄉立圖書館有,小地鼠就是在土城借閱,寫書時有參考並且在第21頁介紹台九線時引用了它敘述蘇花公路的一段,另外第20頁則引用了同樣也是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伍稼青著「臺灣瑣誌」的一段(這本書小地鼠有,是用文言文介紹台灣各地的風土誌,也很值得一讀)。可惜的是,臺灣遊記這本書已經不見了,不知何故現在館藏查詢查不到,幸好小地鼠因為很喜歡它所以有整本影印,不過卻沒印到版權頁,人人文庫的版權頁好像都在封底。
臺灣遊記這本書可以分成六冊,但每冊都很薄,看到的都是六冊合訂本。它是以故事體裁寫成,是一個父親帶著兩個孩子環島旅行。爸爸林敏中四十歲是中學老師,媽媽李彩霞37歲家管,姊姊林瑞華初一,弟弟林光雄小五。因為兩姊弟成績優秀,暑假時爸爸帶他們去環島旅行,不過媽媽沒去,而是看家,外婆來作陪。
他們的起點是台北市,逆時針繞台灣一圈,當時還沒有高速公路,所以以搭火車為主。出發就是搭火車,故事沒有寫他們家住哪裡,不過推斷不會離台北市太遠而且是一個有火車站的地方,所以可能在南港汐止。這裡就有一個不合理的地方:既然住在台北,那麼台北近郊的景點根本不必列入環島行程,更不必住旅館,住在家裡找幾個星期天不就遊遍了嗎?台北人玩台北還要住旅館?直接從桃園開始即可。這本書的旅行天數總共38天,前九天都在台北縣市和基隆!不過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介紹台灣各地風景名勝和重要的學術文化機構,不可能漏掉台北,而台北又是全台最值得旅遊的城市,所以作者只好這樣安排了。另外還有個小缺點:爸爸會抽菸,而且給兩個孩子吸二手菸!這在現在看來是不對的。
這本書裡還會提到一些現在人覺得可能沒聽過的地方,例如「奇嶺瀑布」在北投。基隆的大沙灣是一個已經消失的景點,大概只有老一輩的基隆人才知道吧?他們的行程還包括外島,連澎湖和小琉球都去了。後來走南迴公路到台東,在東部的行程只有五天,如果不是為颱風來襲,還會去綠島和蘭嶼。當時東線鐵路還沒拓寬,也還沒有北迴鐵路,他們坐柴油火車從台東到花蓮要六小時,從花蓮搭公路局到蘇澳包含休息時間也要六個多小時。回到家之後,姊姊覺得讓媽媽看家不好意思,就提議寒假時爸爸帶媽媽和外婆去旅行,兩姊弟看家,高中畢業的表姊玉琴來作陪。
作者在序裡寫:他把鄉土智識配合課本,隨時隨地插進林家三人小小旅行團的對話中,讓他們不知不覺獲得深刻的印象,也激起強烈的鄉土愛。第一冊是省轄市時代的台北市;第二冊是陽明山管理局、台北縣、基隆、桃園、新竹;第三冊是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第四冊是嘉義和台南;第五冊是澎湖、高雄、屏東;第六冊是台東、花蓮、宜蘭。這本小小的著作,對於本省觀光事業,相信不無貢獻。
小地鼠很同意作者的想法。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做為一個台灣人,怎可不把這個小島的主要名勝古蹟遊遍?書中父親帶著子女去修學旅行,增廣見聞也培養愛鄉土的情操,不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而已。
書中的行程表大致是這樣的:
第一日:省立博物館-總統府-商務印書館-中山堂-中華商場-西門町
第二日:台灣科學館-台灣藝術館-中央圖書館-歷史博物館-植物園-師大-台大
第三日:國父史蹟紀念館-圓山動物園-兒童樂園-劍潭-圓山飯店-台視-松山機場
第四日:孔廟-城隍廟-龍山寺-中興橋-台北橋
第五日:中山博物院-芝山岩-園藝試驗所-北投公園-奇嶺瀑布-陽明山-竹子湖-中山樓
第六日:淡水-石門-金山-野柳
第七日:仙洞巖-中正公園-大沙灣-八斗子-和平島
第八日:福隆-瑞芳
第九日:圓通寺-指南宮-政大-世界新專-烏來-銀河洞-碧潭(從木柵到烏來要經過世界新專,當時還沒有木新路嗎?)
第十日:角板山-大溪-石門水庫
第11日:新竹城隍廟-中山公園-青草湖-古奇峰-獅頭山
第12日:苗栗-法雲寺-昭忠塔-出礦坑
第13日:火燄山-鐵砧山-鎮瀾宮-大安海水浴場-毘廬寺-豐原
第14日:八仙山
第15日:谷關-達見-梨山
第16日:大禹嶺-霧社-日月潭教師會館
第17日:中興新村
第18日:省議會-林家花園-中山公園-寶覺寺
第19日:東海大學-中興大學-八卦山
第20日:鹿港-西螺大橋-朝天宮
第21日:吳鳳廟-嘉義
第22日:阿里山
第23日:阿里山
第24日:北回歸線-關子嶺
第25日:嘉南大圳-珊瑚潭-台南
第26日:赤崁樓-延平郡王祠-開元寺-孔廟-五妃墓
第27日:安平古堡-億載金城-成大
第28日:澎湖天后宮-文石書院-林投公園-漁翁島-白沙島-紅毛城
第29日:高雄
第30日:西子灣-麒麟山-愛河
第31日:左營-曹公祠-澄清湖-大崗山-鳳山
第32日:屏東中山公園-孔廟-慈鳳宮-東山寺-鵝鑾鼻-墾丁-恆春-石門-四重溪
第33日:小琉球-三地門
第34日:台東天后宮-海山寺-台東大橋-鯉魚山(此時颱風接近)
第35日:花蓮中正公園-忠烈祠-花蓮港
第36日:太魯閣
第37日:蘇澳
第38日:宜蘭公園-礁溪公園-頭城-龜山島-台北
真的是很深度的遊程,一般人就算出國也很難排到38天行程的。從這本書可以看到很多六十年前台灣旅遊的情形,又是知名本土文學家的作品,很值得一讀。可惜絕版了。前幾年它好像被列為黃得時全集的一部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找看。他們去的很多地方小地鼠都還沒去過呢!澎湖、牡丹鄉的石門古戰場等。
順便一提,瓊瑤小說裡也有幾十年前的環島旅行,就是「紫貝殼」。這是瓊瑤小說中小地鼠最喜歡的,還有早期的版本,現在連圖書館裡也找不到這種版本了。它是1966年寫的,年代和台灣遊記相當。裡面有男女主角環島旅行七天,主要是開車走縱貫公路,只有去阿里山是搭火車。大致的行程是,從台北出發先經過台中到日月潭玩兩天,再把車子放在嘉義保養,去阿里山兩天,然後去高雄大貝湖,最後是墾丁。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不過爾爾,而且沒有東部所以嚴格說起來不能算環島,但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壯遊而且足以讓兩個大人興奮不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