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地鼠以前介紹過一些台北消失的私立學校,當時就有讀者留言說文德女中也撐不下去了。果然今年傳出它和斜對面的方濟中學都停招的新聞。其中文德是女校,這意味著台灣僅存的少數單一性別學校又少了一所。今天小地鼠來談談這些單一性別學校。

不過先聲明,因為公立的單性高中多半是傳統明星學校,沒有招不到學生的問題,所以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又,小地鼠和私立學校毫無淵源,又一直住在台北縣而不清楚外縣市學校,文中如果有錯誤歡迎指正。先從國中開始,單性學校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就是全校一個異性學生都沒有,廣義的就是普通班是單一性別,但是特殊班(音樂班、美術班、體育班、舞蹈班、實驗班、資優班、啟智班等)男女兼收。所以,82學年度以前的台北縣福和國中是狹義的女校,而本鼠的母校永和國中則是廣義的男校。當時永和國中美術班有一個全校唯一的女生,硬要說它男女合校也太勉強了。福和國中是因為永和人口增加而設立,縣政府核定它專收女生而永和國中專收男生。

這幾張都是翻拍舊照,當時還沒有數位相機。女校時代的福和國中校門,可惜停了兩輛車破壞畫面。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下面的照片是給大家看看女校時代的福和國中制服,冬季夏季都有,個人認為比現在的好看多了。淺綠色,而且當時一年畢業生可以有一百人左右考上北一女,相當驚人,所以有人說福和國中是「小北一」。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台北縣的單性國中就這兩所,而台北市頗多,但1991年起都變成男女合校,說這是時代潮流。類似永和福和兩校的台北市國中有;萬華(男)華江(女),雙園(男)大理(女)、大直(男)北安(女),明倫(男)重慶(女),大同(男)長安(女)、大安(男)金華(女)。鼠姊的母校古亭女中比較特別,它的學區的男生唸螢橋國中,但是螢橋國中不是男校,它的學區比古亭女中大,收的是所有的男生和扣掉古亭女中學區之外的女生。

福和國中的畢業紀念冊題名「蘭蕙芬芳」顯示這是女校,她們還有「蘭蕙獎學金」和「蘭蕙獎章」。

說真的,小地鼠不喜歡中學階段男女合校。不是本鼠不愛女生,而是看得到卻吃不到更討厭,還不如根本不要有,再說很多事情有女生在場都不好意思做。另一個原因是,中學階段最需要認真唸書,單性中學裡談戀愛或胡思亂想的機會當然少了很多,加上永和本來水準就比較高,永和和福和兩校都是明星國中不是沒有原因的,同樣在永和,男女合校的永平國中升學率就比前兩校差一大截。本鼠從來沒聽說哪個國中同學小小年紀交女朋友,倒是本鼠的小學女同學唸鼠窩附近的男女合校國中(本鼠越區就讀), 國中就當了未婚媽媽!

男女分校時代的永和福和帆布書包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男女分校時代的永和福和國中校刊,版面大小不同。左邊和校長合照的九個女生是80學年度獲得保送北一女的強棒,當年北一的保送名額總共五十人,福和國中佔了九人!真是超強。「小北一」不是虎爛。本鼠的母校不知幾人保送建中,本鼠班上有一個,另一人保送附中但放棄,後來也考上建中。本班有一個保送加十六人考上建中,總共十七個,也算很厲害了!小地鼠差了一點。

福和國中人數大約比永和國中多五百人,6700:6200。80學年度兩千多個應屆畢業生,永和國中514人考取北聯,其中建中116人,福和國中618人考取北聯,其中北一105人(含保送九人)。在當時這是很嚇人的升學率。以前沒有像現在廣設高中大學(台北區公立高中大約十所而且有單一性別學校,實際能考的大概只有八所,所以北聯是個窄門),到處都是社區高中!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支持男女合校論者都說,可以學習和異性相處。但是本鼠懷疑,這種事一定要在中學階段,而且是在學校裡學六年才行嗎?差國中三年或高中三年會怎樣?國小和大學學不到?還有人說可以讓兄弟姊妹同校,可是:如果差兩屆,國小到國中已經同校七年了,還不夠?孩子大了本就各走各的路,還一定要高中再同校一年?唸單性學校的人都不會和異性相處?單性學校的好處就是比較單純,中學就談戀愛甚至搞大肚子的人絕無好下場!

再來看看單一性別的私立高中高職。以前還真多,光是台北縣市和基隆就有:能仁、莊敬、清傳、穀保、樹人、稻江護家、金甌、金陵、衛理、靜修、文德、達人、崇光、聖心女中(是八里的,而不是基隆的聖心,兩者都是私立天主教學校)、徐匯、光隆,其中近半是教會學校,除了徐匯中學是男校以外其他十五所全是女校。此外還有耕莘、馬偕、康寧三所護校也都是女校。所以一共有十九所!其中聖心、崇光、徐匯加上光仁中學四所天主教學校舉行聯招而不參加台北區私立高中高職聯招。徐匯是現在全國唯一私立男校,扣掉護校的十五所女校現在只剩下金甌、衛理、聖心女中、金陵還繼續堅持女校傳統,希望它們撐住!台北這五所私立單性學校除了金甌都有國中部。想讀女校的學生當然還是有的,這也就是景美女中雖然早就因為地理位置不佳而排名掉到松山高中之後,卻不願收男生的緣故。如果它也收男生就和新店之類的社區高中一樣而失去特色了。

大約82學年度金甌女中的招生文宣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看左下角,當時它還有宿舍,現在應該沒了。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以前台北縣的中學有一種刊物叫做「青年世紀」,台北市的叫做「北市青年」。這是青年世紀封底裡的樹人女子家商照片。本鼠對它的制服還有印象。莊敬高職是從79學年度起只收女生,但是到82學年度增加兩班普通科男女兼收,所以它是女校的期間只有81學年度而已。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上面這些私立女校命運差異頗大,護校性質比較特殊而且後來都升格了,清傳和光隆雖然收了男生還是倒閉,光隆尤其可惜,因為它是基隆顏家創辦的很老牌的私立學校。最特別的是穀保,收了男生後變成棒球名校!金甌還在,但是裁撤永和分部所以規模大不如前(原址變成莊敬高中分部)。小地鼠小五到國三在永和越區就讀五年,高中又在信義路,所以常和金甌的學生一起搭公車,對她們印象大致上都還不錯。本鼠小學時它還是商職,叫做金甌高商,制服和中山女高一樣也是白衣黑裙黑外套綠帆布書包,不過書包上的字是金色的。

消失的金甌商職永和分部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文德女中側門。它和達人女中也有宿舍。

逐漸消失的單一性別學校

再來看看其他縣市的單性學校。很令人驚訝的是嘉義縣的朴子國中到前幾年都還是女校,比臺北的單性國中晚了二十多年才男女合校。

私立學校則只剩下台中的曉明女中和台南的聖功女中兩所天主教女校,其他如新竹的曙光女中、彰化的文興女中、嘉義的宏仁女中、立仁女子工商、台南的長榮女中、光華女中、德光女中、高雄的樹德家商、花蓮的海星女中都已經收男生了。這些除了樹德和光華之外都是教會學校。台中的明德家商比較曲折,早期是男女合校,後來停收男生改成明德女中,前幾年又開始收男生。

臺北縣市沒有單性的公立高職,不過其他縣市有:中壢家商、台中家商、員林家商、斗六家商、嘉義家職(全國唯一家職)、曾文家商、台南護校(後來升格)。其中台中、斗六、員林三所家商都是早在大約四十年前就開始收男生了。

至於大專,小地鼠考過五專聯招,當時明志工專是男校,德育護專和長庚護專是女校。此外靜宜女子學院、台南家專、文藻語專、實踐家專和銘傳女子商專以前也是女校。還有一些醫護學校可能以前也是女校,但資料不足,暫且存疑。

小地鼠認為,民主社會就是要有不同意見,分隔也不等於歧視,所以不應該拿性別平等的大帽子硬要這些單性學校改男女兼收。這些女校也是有市場區隔的,如果收男生,可能反而流失更多女生!堅持單性傳統沒什麼不好,想像一下:如果建中北一變成男女合校,而你是頂尖的男生,你應該還是會想上建中而不是北一吧?

各位讀者如果讀過單一性別國中或私立高中職專校,但本文未提及的,歡迎留言補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地鼠 的頭像
    小地鼠

    小地鼠的公車火車站

    小地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