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福和客運以前在中永和有1路松山-連城路(分正副線,後來改號625和626)、2路興南路-中華路(改627)、3路連城路-中華路(改628),改成聯營公車後全部陣亡。

福和客運甚至完全退出聯營公車體系,只有公路客運。這裡有625和628的站牌照片和628的歷史鏡頭。1路走連城路-中和路-南山路-景平路-成功南路-成功路-福和橋-基隆路直走到松山(早期路線還有經過國父紀念館,後來沒有了),大約八十年代它增加繞駛海山高工、明德路和學府路到板橋地院接原線;3路走連城路-景平路-華中橋-萬大路-西藏路-西園路-和平西路-康定路-中華路折返。1路還曾經有過副線,應該班次很少而且存續時間不長。參考83年版的公車手冊,路線大致是:青雲路-金城路-延和路-莒光路-中山路-永貞路-永利路-福和橋-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和平東路-敦化南路-忠孝東路-基隆路-八德路-松山車站,但是小地鼠有印象中好像看過1路副線從中和中正路左轉連城路往土城方向行駛,而且手邊有另一個不知幾年的公車路線手冊版本裡1路副線的走法是:青雲路-金城路-連城路-中正路-圓通路-景平路-景安路-宜安路-永和中正路-福和路-永福橋-汀州路-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和平東路-基隆路-光復南路-國父紀念館-忠孝東路-基隆路-八德路,喬治商職到松山之間正副線走法相同,這個版本的年代應該更早,但小地鼠也不太確定。

1路副線改成626後的走法,根據90年版的路線手冊是從莒光路發車,走中和中山路-中和路之後到新生南路同現在的311藍-和平東路-敦化南路-仁愛路-基隆路-八德路-東新橋-忠孝東路-松隆路折返。如果都是正確的,它的歷史雖然不長卻也改版好幾次。

2路則是興南路-中華路,從烘爐地山腳出發,正確位置小地鼠推測可能就是現在的249總站,因為以前249沒有到興南路三段那麼裡面。2路走法很直,像個L形,直走興南路到南勢角接永和中正路-永和路-中正橋-重慶南路-貴陽街-中華路。據90年版公車手冊,改成627後有過副線,但小地鼠沒看過。和正線的差異是會從中和中學走南山路到中和轉中山路-永平路-保安路-文化路-永和路上中正橋。

其實這些路線的載客狀況在以前相當不錯,在連城路到萬大路之間還和307有的拼,但是不知道為何,福和客運把重心移到基隆,不再重視雙和地區,而台北客運又有706和275延長到清水,1路和3路就被幹掉了。可是現在又有三重客運的捷運先導公車呀?走法和3路幾乎都重疊!

DSC07059a.JPG

DSC07060a.JPG

3_15_1a.JPG

小地鼠比較有機會搭的是3路,因為它可以到臺北,雖然平常搭307,但78年發生過一次臺北聯營公車罷駛事件,當時小地鼠就跑去搭福和3路到臺北,因為它不是聯營公車。收費方式則和聯營公車相同,分段點在果菜市場,當時都是普通車半票4元。3路出現的年代比1路晚,1路是小地鼠有記憶起就有,而3路大約出現於七十年代中期。78年左右是它的全盛時期,是307的強勁對手。小地鼠很喜歡它的配車,因為上學搭的福和57路(當時是福和和臺北兩家在跑)都是紅藍線條前置引擎,只有少數銀色車身的是後置引擎,車尾座位比較高。而3路全部是紅藍線條後置引擎而且車尾座位弄得更高,小地鼠小時候就是很喜歡坐在車尾高高在上。但57路無此車型,至於1路的配車則是前後置引擎都有。哎,可惜啊,一直沒有看到過它的照片,請問有沒有哪位同好能分享的呢?

DSC01330a.JPG

DSC09501a.JPG

大家如果想緬懷福和1路正線,可以去搭275正線,它到基隆路都大致和福和1路相同;想緬懷福和3路可以去搭捷運萬大樹林先導公車,它從板橋地院到西藏路口都和福和3路重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地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