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很多人都有去哪裡都要有捷運的迷思,交通建設要盡量符合需求,避免浪費。最近各地方政府紛紛要求軌道建設,而且好像都很理直氣壯,認為反對者就是把他們當成二等國民,對不起他們。

筆者深知軌道運輸的優點,並且認為鐵道是最環保的大眾運輸工具,也支持興建恆春支線,但是反對政治凌駕專業,為了選票考量而花大錢做些沒有迫切需求的無謂「建設」。

以東京為例,日本是鐵道王國,去過東京的人大概都對它密如蛛網極為便利的鐵道印象深刻。東京雖然有許多地下鐵,但是有更多的鐵道都還是在路面上的,也還有平交道存在,而且都是傳統鐵路而非捷運。但是大家都知道東京鐵道真的極為方便,可見傳統鐵路一樣可以發揮捷運的效能,而且造價比捷運便宜甚多,國家財政困難,既然如此為何一定要多花好幾倍的錢建捷運而不考慮傳統鐵路?再看機場捷運,當初如果決定把台鐵林口線升級做為機場聯絡鐵道不就早就通車了?台中的神岡支線如果沒拆除,不就可以當成清泉崗機場聯絡鐵道了嗎?高雄輕軌其實幾乎都和以前的台鐵高雄臨港線重疊,那何必把台鐵臨港線廢掉再花大錢另建輕軌,而且把火車完全專用的A型路權變成沒有柵欄區隔的C型路權?桃園市中心的人口遠不如台中市中心,連台中鐵路都只有高架化了,東京沒有地下化的鐵路更多,桃園為何一定要多花好幾百億地下化?

倒是政府不妨考慮花點小錢就可以做的軌道建設,例如台糖有許多東西向的鐵路,正好可以補台鐵和高鐵的不足。如果花少許經費復駛台糖斗南線,再連接虎尾和高鐵雲林站,載客又能運甘蔗,不但保存了糖業文化,又能宣傳雲林的觀光,高鐵站也有了便利的接駁工具,不是一舉數得?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一條機捷竟然可以興建二十年,完全是人禍,可是竟然沒有哪個大官為此負責。賀陳旦部長早就主張「不必要的建設不要再做」,如果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民亂開支票,一般人又有「別人有,所以我也要有」「我們不是二等國民」的觀念,真正搞垮國家財政的恐怕不是甚麼年金,而是這些不必要的建設和人謀不臧的公共工程惡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地鼠 的頭像
    小地鼠

    小地鼠的公車火車站

    小地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