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鐵道文化財

 據聯合晚報載,96年台鐵無意間在一個老舊的員工宿舍裡赫然發現了大批擁有百年歷史的珍貴老資料。這些資料多半是日據時代的鐵道部公文檔案、工程合約書、設計圖等,甚至還發現一隻老鼠的木乃伊。它們一綑一綑的被堆在陰暗潮濕的倉庫裡,長期遭到蟲咬鼠啃,許多都已經腐爛發霉。目前已經經過緊急搶救,把三百多箱的資料移到別處保存。消息一傳出,文建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國家檔案管理局都表示高度興趣,而台鐵則認為自己才是這些檔案的合法擁有者,絕不拱手讓人。

 這些珍貴資料要不是靠著一位終身未婚、已經過世的老員工的一股傻勁,認真看守了幾十年,早就已經被當成廢紙焚燒或是賣給收破爛的了。據說這位老員工臨終前還交代他的室友,一定要繼續看守下去,不能有任何遺失。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感動,可惜他沒有能夠活到這些寶貝重見天日,獲得重視的一天。反觀一些只知道拼選舉的政客,真該感到羞恥。

 從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台灣實在是一個文化沙漠,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不是爭名就是奪利,真正重視文化建設和文化財、古蹟維護的人總是少數。台灣鐵道雙甲子的歷史,當然也有不少文化財,可是台鐵總是很消極,缺乏積極保護骨董文物的作為。忙著讓台北車站改風水,卻把三貂嶺的號誌樓拆了。上述的大批珍貴文件被棄置不顧多年,也是顯例。國寶級的蒸汽機車頭流落各地,台鐵無心維護它們,甚至當成廢鐵賣掉。第五章第六節提到,台鐵有幾個老車站都是因為業績清淡,沒有改建的必要才得以保存至今,不然早就被拆光了。當然,因應旅客人數成長或是鐵路地下化、高架化等改善工程,當然需要興建新的車站。可是台鐵應該把具有歷史意義、建築特色的古老火車站當作文化財妥善保存,千萬不可以再輕易拆除老車站。像高雄舊車站只是停用而並未拆除,一面啟用新站,一面把老車站原狀保存,就是重視文化財的表現。

 三義、后里、龍港三個老車站被拆除也都很可惜。龍港站改建後沒多久就變成無人站,那麼當初何必改建?至於停駛的支線車站,站房應該妥善保存,有時停用的車站還可以用來吸引外地遊客,台糖的旗山車站就是很好的例子。東勢線的東勢站已經被改建成客家文物館,原味盡失,而且還是個蚊子館,還不如原狀保存。至於淡水線的新北投車站,停駛時也差點遭到拆除,幸好被有心保存文物資產的台灣民俗村買下,在彰化易地重建,保存良好。

 不只火車站,其他許多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如日據時代設置的樂生療養院,也是在政府缺乏文化財保存觀念的決策之下慘遭拆除。套一段無名小站「小火車的異想世界」網站作者的話:我們的文化非常需要大家的重視,在大多數人的漠視與不關心下,我們的文化正一點一滴的消失中,沒有人知道明天一覺醒來,這些東西是否依然存在。科技進步,領先全球,那又怎樣?不過是個有文明沒文化的國家罷了,有甚麼好得意的?

 先進國家如日本,不但是經濟大國,也非常重視文化財的維護。所以經濟發展和維護古蹟其實是並行不悖的,不是非得犧牲其中之一不可。九二一地震後,如果把集集木造老站房拆掉改建成鋼筋水泥建築,還能夠吸引這麼多人潮嗎?一個城市如果一點能夠讓人回味往日時光、溫馨懷舊的老建築都沒有,這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地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